我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人: admin   发布时间: 2006-07-22    浏览次数: 25
我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收获篇

为期二十天的2006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即将拉下帷幕,我校各小分队的志愿者们也陆续从服务地点赶回。这些身穿白T恤衫,头着小红帽,满怀着热情与无私奉献精神的大学生们,他们为农民带去了服务,带去了知识,带去了关怀,他们在实践中付出了热情、汗水与真情,如今,他们要走了……他们究竟收获了些什么?
外语系:在实践中收获真情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浪漫诗人徐志摩选择了一种潇洒的走法,他“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是啊,这样的走法避免了伤感,躲开了离别时撕心裂肺的疼痛。
外语系暑期“三下乡”支教服务团的志愿者们却没能走得那么潇洒。由于志愿者们比较热心,课讲得又好,到学校听他们课的学生不断增加,邻近村子的许多学生甚至不畏酷暑,骑着自行车来听课,到最后学生数已达100余名。他们用热情与真诚同当地学生们一起度过了短暂却快乐充实的12天,这里的学生们真是太喜欢他们了,每天早上都早早地等在志愿者的门口,等他们上课。临走时,志愿者们打算第二天早点走,不让学生送行。可是,学生们还是知道了他们要走的消息,第二天一大早,志愿者们的门口便被这百名学生堵得死死的,学生们手里举着贺年片或是自己画的画,还有的同学抱着几穗玉米,满脸泪痕……
他们收获的是农村学生们纯真、朴实、感人的真情!

中文系:在实践中收获真知

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中文系义务支农、支教服务队在圆满完成支农、支教任务的同时,还结合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情况,对项城市高寺镇蒋庄村农民外出务工情况做了全面的调查,并写下题为《是什么让农民兄弟们背井离乡》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显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青壮年劳力占总人数的90%,家中留守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孩子。一些初中还没有毕业的懵懂少年,刚下学,就加入了外出务工的行列。调查报告中,把这些少年那么早就放弃学业外出务工的原因归纳为以下两大方面:一、不是不想上学,而是不得不退学。二、大多数青少年辍学后,过早地背上了家庭的重担。调查报告还针对两种情况,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这份调查报告,倾注了队员们大量的心血。在提升能力和积累知识的过程中,队员们还收获了真知。
(郭 威 付彩霞 )

 

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