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评论:立德树人,同心同向扎实推进高校共青团改革

发布人: 曾振华   发布时间: 2016-12-22    浏览次数: 1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在去年召开的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政治高度鲜明指出,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同时强调:“必须把群团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使之成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中央4号文件和中央的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是我们做好高校共青团改革工作的根本遵循。

此次改革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积极适应深化改革形势、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发展和青年学生特点的重要部署和举措,对今后高校共青团事业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高校党委要把推进改革作为落实党委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同心同向,大力推进各项改革措施落实。

一要坚持政治方向“引路”。政治性是学校共青团改革的灵魂,必须始终把自身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突出“思想引领”这一核心任务,扎实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组织“四进四信”、“争做‘六有’大学生”、“与信仰对话”等主题活动,深化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工程”,主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更好地团结带领青年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二要坚持服务青年“对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性是群团组织的根本特点,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和活动要以群众为中心,让群众当主角,而不能让群众当配角、当观众。高校共青团组织姓“群”,联系服务青年学生是高校共青团的天职,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当前,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学校共青团工作还站在原地,就会供需错位,离青年学生越来越远。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通过直接联系服务引领青年制度,植根青年、贴近青年、倾听青年,问需、问策、问政、问评于青年学生,做到同心同向,为学校决策提供依据,真正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要建好用好“青年之声”平台,推行和不断完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健全维护学生权益的组织化渠道和机制,使高校团组织成为青年学生遇到困难时的第一选择,成为联系服务青年学生坚强堡垒,关键时刻“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

三要坚持强化保障“铺路”。高校共青团改革工作政策性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推进改革不仅是共青团自身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党委的重要职责,高校党委要把共青团改革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优化加强党建带团建机制,靠前指挥、亲力推动,明确责任,加强保障。高校党委要按照改革要求,更加重视和加强团组织建设和团干部队伍建设,从学校层面强力推进团教协作、“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维护和发展好青年学生利益,促进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同时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政策、人员、经费、资源等方面为高校共青团改革铺路,为高校共青团改革轻装上阵、锐意开拓、取得胜利,提供坚强的保障,确保各项改革任务顺利完成,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贡献。

(编辑:张冬平)

 

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