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应加强理论学习,树立道路自信

发布人: 刘洋   发布时间: 2018-12-22    浏览次数: 2991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站在历史时空与实践发展的坐标轴上,我们纪念这位“千年伟人”时,不仅要回顾他历经坎坷的一生,更要学习他为人类进步不懈探索的忘我精神。马克思不管遇到怎么样的艰难险阻,都未曾放弃理论研究,未曾放弃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他把对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作为毕生热爱和追求的事业,不求回报孜孜不倦为全人类幸福而奋斗,是广大青年学习的楷模。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青年的成长,指导青年的理论学习。早在2013620,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讲话》中就明确要求:“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用历史的眼光启示青年,用伟大的目标感召青年,用光明的未来激励青年”。2018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于5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近代以来我国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我们的今天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我们的明天需要青年人接着奋斗下去,一代接着一代不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进一步做好青年的理论学习和思想引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2016,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同时,越是面临发展中的压力,越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时代创造过程中,在校大学生是很重要的群体,学生在大学期间是“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很强,给予积极正面的有效引导,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引导的过程中使用现代化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互联网快速发展带来的便利与影响力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或称认同感教育,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平台,把知识、思想和价值轻松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呈现出来,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现实课题。国外的有益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借鉴,比如美国的德育教育或称为公民教育,即培育所谓的“美国精神”,实质上就是要让青年认同和接受国家的政治思想、制度。他们会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政府会拨款资助高等教育机构进行设施和内容建设,并利用数据分析,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满足学生需求,鼓励大学生在线上进行页面设计等实践操作,还设置了监控系统,对学生的上网安全进行监控等。国外的经验要借鉴,但不能忘记我们还要立足本国国情,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不断改进创新工作要求,总结经验,探索出符合我国青年发展特点的教育方法。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要不忘老祖宗、还要讲新话,更要在实践中积极运用到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中去。因此,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领会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懂弄通做实上狠下功夫,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广大青年,必将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心。

(编辑:王晶)

 

打印文章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Top